2023年2月13日,北京從昨日的雨雪霏霏中陡然放晴,中國農業大學迎來了陽光燦爛的新學期。
在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錢學軍、康紹忠院士等領導和老師們的見證和推動下,上海華維可控農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同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就產教深度融合達成進一步的合作共識。
尊敬的錢校長、康院士、李老師、黃老師
尊敬的金友秘書長、立峰書記、云開院長,各位老師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疫過云開萬物蘇,水院華維譜新圖。
產教融合風帆舉,農業強國百姓足。
非常高興再次回到母校,探討校企和院企深度合作。
首先借這個機會向各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您們的栽培,感謝您們一直以來對華維的關心支持,為華維“灌溉施肥”。
按照今天的會議要求讓我發個言,我本來不知道從哪方面說起為好。幸好昨晚在金碼大廈客房里瀏覽咱們水院的官網時,再次看到康老師去年9月6日獲得“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稱號的喜報,看到喜報中康老師的一句格言——“做好一名老師,要有愛心、有信心、有耐心、有公心、有責任心。”
我對著這句看似簡單而又無限深刻的話再次代入式地反復品讀,發現我從水院畢業到上海工作的這25年來走過的每一步,似乎正是遵循了康老師講的這“五心”。
今天我就嘗試著借這“五心”來匯報一下自己二十多年里“學農水、干農水”的體會和認知,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一是“有愛心”。
熱愛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根本。我理解,“有愛心”是對行業的熱愛。試想,在不缺水、農業GDP只占0.35%的上海搞節水灌溉,如果不是因為特殊的熱愛,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堅持做22年的,華維也是無論如何活不到今天的!
我一直說自己是一個典型的“新三農人”——出身農村、畢業農大、服務農業。從小跟著父母在湘南農村插秧打禾,親歷了“靠天吃飯、吃不好飯”的困頓,后來有幸考上了旨在“解民生之多艱”的中國農大,在楊培嶺老師李光永老師黃冠華老師等老師們的教導下,知曉了高效節水灌溉之于作物之于豐收之于家國的重要意義,見識了“一個滴頭讓以色列地處沙漠而富甲天下”的神奇。
22年前,打死也想不到自己這輩子會從商的我因為以上種種而創立了上海華維節水灌溉有限公司,取義于“中華之維系、節水必先行,匯天下甘泉、豐家國倉廩”,并第一時間親手繪制了華維LOGO,寄寓著“在一滴水的滋養下,兩片富有張力的幼苗破土而出,藍色的地球永遠生機勃勃”。
22年來,灌溉,早已從飯碗變成了生命的一半。默然扎根,無論暑寒,由商貿而生產又科創,聚人才磨產品,建工程中心和灌溉博物館,農抬頭、喜耕田,只為興旺產業、固本培元。
二是“有信心”。
眾所周知,幾十年來,我們國家很多領域長期被洋品牌壟斷,灌溉行業也不例外,來自美國、以色列等國家的洋品牌數都數不過來,甚至很多項目招標的時候明目張膽地要求用進口產品
在華維成立的第三年,我應邀去一家國家級農業園區商談收購他們沒有用完的一屋子進口灌溉設備,結果發現連砂石過濾器的砂子都是進口的。當時我被深深地刺痛了——要是說我們的滴頭噴頭當時還不如以色列還能理解,怎么可能砂子都不如以色列的呢?那一瞬間,心里陡然萌生了這輩子一定要“打造一個屬于中國的世界灌溉品牌”的夢想。
22年來,正是基于這樣的夢想和堅定信心,華維“堅持用科創扎實業的根”,多項產品經部級鑒定為“國際先進”,突破了洋品牌“卡脖子”技術,成功實現了“進口替代”,讓老百姓用得好、也用得起。
22年來,華維一直在追夢的路上。請各位老師繼續給華維“灌溉施肥”,共同灌溉這個夢想。
三是“有耐心”。
我理解康老師講的“有耐心”就是要堅守初心夢想,要“把事情做透”,不要患得患失,不要老想著賺快錢。
2006年,在城市園林建設如火如荼的時候,華維毅然決然地把很賺錢的“園林灌溉、噴泉水景、工礦防塵”等五大業務都砍掉了,轉而聚焦到最不賺錢、最不被南方所理解和接受的農業灌溉領域。
當時很多人都非常不理解我為什么要放棄唾手可得利潤又超高的現成業務,搞農業灌溉何時才能出頭?
當時我覺得園林灌溉和噴泉水景充其量只是一門生意,只有農業灌溉才能做成一份事業。我告訴同事們,“即使我們一兩年內不掙一分錢、能活下去,只要我們潛心把產品做好,能夠替代進口產品、填補國產空白,今后不可能不掙錢”。
正是基于這樣的信念和耐心,把“挖六個坑”的力氣集中起來,耐心地去“挖農業灌溉這一口井”,22年來,華維完成了“一心五谷”戰略的國內基礎布局,一點一滴地建立了獨到的“華維三體系”(研發智造體系、成套產品體系和綜合服務體系),構建起了支撐華維今后持續發展的根基。
四是“有公心”。
記得在2012年我參加過水利部組織的一次“節水灌溉公益圓桌會議”,時任副部長胡四一等領導和專家在會上專門強調了節水灌溉的公益屬性。我非常認同。
我一直認為,灌溉不止于灌溉,灌溉的是作物,幸福的是百姓,繁衍的是人類,繁榮的而是文明。全體華維人和所有灌溉人從事的工作是中國農業的一場技術革命,是一項利國利民利于子孫后代的偉大事業。
記得在2018年的時候,我在跟到訪華維的七十多位母校學生黨員分享的時候說,只有當我們的個人理想同產業需求、民生需求和國家需求邏輯相同、合而為一的時候,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核動力,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最終成人達己。
華維人深知,全國2800多個縣、數以十億畝計的各類作物,還有很多在“靠天吃飯”,這既是巨大的市場機遇,更是重大的行業和企業責任。而華維是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做好這一偉大事業的。基于此,我們在2014年開創了“中國灌溉創客英雄匯”,迄今為止培訓了來自全國各地經濟果林主產區的數百名灌溉創客,就近服務家鄉;2018年,華維歷時三年、投入上千萬設計建造了被教育部納入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中國第一家灌溉博物館;2019年,在康老師的親自擘畫和關心下,開創了“‘華維杯’全國大學生農業水利工程及相關專業創新設計大賽”。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華維相信,只要業界人人都“有公心”,灌溉行業一定會變成一個國色天香的牡丹園。
五是“有責任心”。
蓬勃發展的灌溉行業,得益于很多專家學者和灌溉同行的共同努力。但也有很多從其他領域擠進來投機賺錢的“非灌溉人”,這些人不愛灌溉業、亂做灌溉事,最終留下一堆劣質產品和劣質工程,以致于讓老百姓覺得“高效節水灌溉”根本不高效反而心生誤解甚至抵制。
我理解,作為一家企業,首先要對員工負責任、對客戶負責任、對供應商負責任,還要對行業負責任,乃至要對社會和國家負責任。既要誠信立業、說到做到,把產品做好、把服務做好,不能只是把灌溉當成一門生意做,形勢好、能賺錢就干,形勢不好了就轉行。也要為中國農業產業的整體進步、為鄉村振興和農業強國盡能盡之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首次提出了農業強國。
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在解讀時說,“農業強國的內涵十分豐富,最關鍵的是努力實現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
22年來,華維矢志不渝所堅持的就是通過強大的“科技裝備”和“八維一體”的經營體系,為推動構建強韌性的產業、確保供給保障強盡綿薄之力!
過去抗疫的三年,華維大難不死,正是得益于華維是“五心”滋養出來的“有根”的企業。
得益于在“五心”的加持下,華維人愿意蹲到田間地頭,能聽懂作物聲音、看見產業痛點。我們深知,無論是政府還是業主,真正需要的絕不是昂貴而不懂中國的以色列灌溉和荷蘭溫室,也不是炫酷的數字化或任一單項技術!而是真正能“基于作物、基于產業”的實效解決方案,是良好的投入產出,是可控的農業體系!
基于此,華維完成了從“智慧灌溉”到“可控農業”的業務進化,初步完成了支撐“可控農業體系”的團隊構建。
可控農業是一個牽涉到多學科、多維度的綜合體系,任何一個企業、一個機構都不可能獨立做好,需要“政產學研金服用創”八方協同完成,需要專家老師們宏觀引領,需要一大批人才共同踐行。
衷心期待今后能在人才培養、課題項目、科技攻關、學科建設和產業服務等方面同母院和母校有更進一步具體而深入的合作。
衷心期待在母校和母院的支持下,華維進一步把軟硬件產品做透、把智慧灌溉系統做透、把ACA可控農業模式做透,用“華維農裝智谷”和“ACA第六谷”模式打通“創新鏈”、賦能產業鏈,為縣域鄉村振興提供實效的路徑和模式,為鄉村振興和農業強國施一點點底肥,讓每一滴水、每一顆肥和農民的每一滴汗都閃耀出幸福的喜悅。
虎嘯冬去,紅梅映長空。
兔躍春來,麗日鋪錦繡。
再次感謝老師們的栽培。
衷心祝愿各位老師和校友們兔年吉祥、宏圖大展。
熱切期盼更多的學弟學妹們“乘時代大勢,登華維方舟,干興農偉業,享幸福人生”!
2023年2月13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