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分享
2016年8月2日,由新華網和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主辦的“一控兩減高層論壇暨水肥一體化系列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在新華網全媒演播廳舉行。來自農業部、水利部、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的相關領導專家及灌溉、肥料企業代表出席了會議。作為受邀參與此次水肥一體化公益活動唯一的高效灌溉企業代表,上海華維節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名禮出席了本次活動。
【華維董事長呂名禮在高層論壇上的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媒體界的大咖們,親愛的水肥一體化行業的戰友們: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興有機會參加今天的活動,衷心感謝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的邀請,作為唯一一家灌溉企業,見證這一特殊時刻,倍感榮幸。 我是上海華維呂名禮,在中國灌溉行業,我還有一個名字,叫“灌溉人”,十幾年來一直有一個標簽,叫做“吃灌溉飯做灌溉事交灌溉友敬灌溉業布灌溉道”。98年從中國農業大學農田水利工程專業畢業后,一直從事高效灌溉領域的工作。華維致力于讓水肥一體化技術真正出實效,組建了包括農水、植保、計算機等多學科人才在內的綜合團隊,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國內最成套的定位于經濟作物的高效灌溉系統化產品,以及包括規劃設計、培訓等在內的服務體系。 近代以來,經過幾次工業革命,特別是近些年的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很多行業都發生了顛覆性的革命和進步。但是,在中國的灌溉施肥領域,從秦始皇到現在,都沒有根本性的進步,主流還是大水漫灌、沖施肥料。 幾千年來,我們都習慣了一句話,“走,澆地去!”。事實上,地沒有什么好澆的,我們要澆的應該是“作物”。 粗放的灌溉施肥模式產生了一系列的危害,不僅讓種植者成本高企,還威脅到了中國的海陸空環境安全。大家都是專家,這里就不贅述了。 俗話說得好,根是苗的嘴、水是肥的腿,剛才祥照首席也提到了這一點。華維倡導的高效灌溉和智慧農業,不同于傳統說法的節水灌溉,而是基于作物的真實需求,找準作物的“嘴”,并根據其不同生育階段的不同“胃口”,適時適量的按需分配,在作物領域實現共產主義,為作物創造福利。華維人深信,你對它好,它就會對你好,用最高的產量和最高的品質來回報你。解決好了作物吃水吃肥的問題,也就解決了農民的致富問題,解決了水肥企業的發展問題,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和環境可持續的問題。 非常高興的是,近些年來,上至中央政府,下至黎民百姓,都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意識到了傳統的灌溉施肥模式難以為繼,多年來的中央“一號文件”直指高效節水灌溉,直指農業面源污染。農業部更是把水肥一體化技術定義為“一號技術”,提出了到2020年農藥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但是,在真正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仍然有很多實際的問題有待解決。 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當下,我們到底如何去真正做好水肥一體化工作,真正實現“一控兩減”的目標呢? 這牽涉到很多方面,時間關系,在這里我簡單地向各位大佬匯報一下關于行業人才培養和用戶意識培育方面的想法。 大家都知道,在荒漠中建立起來的強國以色列,很大程度上可歸功于其全球領先的水肥一體化技術,歸功于其90%以上都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農民。 個人認為,現在的中國,無論是肥料生產,還是灌溉設備生產,或者是農業硬件設施建設,都已經不是問題,問題在于行業人才的缺失,在于從業者意識層面的脫節。中國開設有水肥相關專業的院校很少,相關實用型的專業人才數量遠遠趕不上水肥一體化行業蓬勃發展的需要。 中國現在有農藝師、有植保工,但是沒有灌溉工,沒有水肥工。2015年,華維同上海市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合作承擔了以水肥一體化為研究方向的上海市科技興農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就深刻地體會到了人才短缺和市場意識荒漠的現實制約,也討論過關于在上海市開展相關培訓工作。華維自己也發起了連續舉辦了四屆的全國高效水肥一體化技術研討會和四期中國灌溉創客培訓班,但是面臨著沒有培訓資質、無法發證、勢單力薄等現實問題。我們熱切地期盼,能攜手咱們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和相關同仁,共同推動水肥一體化行業的培訓和布道工作。 幾年前,高首席跟我介紹了他主創拍攝的“肥當家”,2012年,我參加了水利部組織的中國節水灌溉公益圓桌會議,都是水肥各表。如今,新華網這么牛的媒體、中國氮肥工業協會這么牛的協會,攜手拍攝水肥一體化公益專題片,而且是水肥共同擔綱主角,這是對水肥一體化最好的布道。 神州大地起蒼黃,水肥一體新篇章。 我相信,通過全體水肥界同仁的努力,假以社會各界的支持,一定能讓高效水肥一體化這一革命性的農業技術造福于民、造福于環境、造福于子孫后代。 作為一個被行業人士稱為只會寫詩、不會做生意的灌溉人,最后用一首藏頭詩來與大家共勉: 華 夏自古傲群英, 美 好藍圖東風開, 維 系千年今復興。 麗 日當空耀未來。 節 本增效促環保, 中 華崢嶸五谷豐, 水 肥一體澤黎民。 國 泰民安福萬代。 再次感謝協會,感謝新華網。 歡迎大家百忙之中得空去上海去華維指導工作。